在钢结构制作过程中普遍应用的矫正方法,主要有机械矫正、加热矫正。加热矫正利用对钢构件的局部加热后的冷却收缩效应,来消除构件的变形。([Ben]:这里时在哪面加热,哪面收缩,和简单想像热涨冷缩正好相反,如下图所示:)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 50205-2001中规定加热温度不应超过900℃,低合金钢在矫正后应自然冷却(即空冷)。加热矫正是一门较难操作的工作,方法掌握、温度控制不当还会造成构件新的更大变形。在钢结构制造中一定要慎重使用加热矫正,尽量采用合理的工艺措施以减少变形,矫正时尽量可能采用机械矫正。当不得不采用加热矫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烤火位置不得在主梁最大应力截面附近; (2)矫正处烤火面积在一个截面上不得过大,要多选几个截面; (3)宜用点状加热方式,以改善加热区的应力状态; (4)加热温度最好不超过700度。([Ben]:这个温度好像和《钢结构验收规范》有区别,估计和钢号和经验有关系,不是死的)
一个工程上用到了大量的矩形截面柱,施工单位为了减小工厂焊接量建议用成品的冷弯矩形管来代替,以前虽在加工厂呆过可对这方面的制作工艺也是一知半解,今天查一点儿资料,特总结一下冷弯矩形管的相关知识。目前常见的冷弯矩形管多是辊式成型,有两种成型工艺: (1)“先圆后方”,间接成型:顾名思义是在高频电阻焊机组生产圆管工艺的基础上, 在定径机上增设矩形孔型轧辊, 使圆形焊管冷加工成矩形焊管,需要进行两次冷弯成型过程; (2)直接成型:指将热轧卷板直接变形成矩形管,相对间接成型来说减少一次冷弯成型过程。 由于成型工艺的不同,两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矩形管的性能就会有所差别,“先圆后方”由于是二次成型,在钢材的冷作硬化作用下,材料的屈服极限将会有所提高(《冷弯薄壁钢结构规范》中对于这种型钢设计时还有一个强度提高系数),但相应的其伸长率会下降;而直接成型工艺相对来讲得到的钢材材性和母材较为接近。下面是从一篇论文中截取的力学性能和屈强比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