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eesPy - 从此Python工程计算不再难

OpenSees目前已经是地震工程研究的基本工具,因其开放、高效、计算精准广受地震工程研究人员欢迎。但其由于没有可视化界面、建模需要编写Tcl命令等原因,学习门槛也较高,这可能是为什么更多人(尤其在当前的博士大军中)愿意使用ABAQUS来解决自己研究问题的原因吧。Tcl很古老了,本人很早就尝试使用过OpenSees,但一直没有深入,一是工作中用到的机会少,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Tcl这门语言学起来总觉得不那么友好。最近好了,OpenSees官方也提供了目前最火的语言Python支持了,它就是:

OpenSeesPy - 从此Python工程计算不再难

English Fairy Tales 收集的英语童话故事

写在前面:今年随手从YouTube上转过来不少英文小视频,非常适于儿童学习英语,自己抽空看看也能学到不少,偶现在差不多每天给我们家娃儿看一集。为便于大家查找,特在此整理了一个目录,所有视频上传至新浪微博,点击连接后需要有新浪账号并登录。本页不定期更新,2021年了祝新年快乐!!更新日期名称2021-01-28The Crown of Greatness2021-01-22The Idiot and The Lion2021-01-15The Tooth Fairy2021-01-12Touch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结构设计--《结构软件学而思》推荐

这是一个老朋友十几年的建筑结构行业从业经历的结晶,近期将他这些年的感悟汇积成册,叫做《结构软件学而思》,从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说起,用不一样的风格探讨了与结构相关的或者看起来不是很相关的方方面面。作者完形成初稿后,第一时间给本人发来了草稿,在此深表感谢。作者从事过多年的结构软件开发和结构设计相关工作,其中的一些观点偶也是很认同的。比如:“结构设计软件之于建筑结构工程师,正如相机之于摄影师,亦如交通工具之于行者”,只是一个工具,“比相机更重要的是相机背后面的那个人。”现在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学设计首先是学软件,照着软件的例题一步一步地学操作,以为学会了软件就可以做设计了,其实还远不够,因为大多数人只是在为学软件而学软件,而真正的重要的是为学设计而学软件,学好软件只能帮助我们做好设计,不代表全部。做好设计更重要的是心中要有扎实的力学概念和创新精神,有些人不会用这样那样的分析软件,但力学知识清楚,一样可以指导别人做设计甚至做决策,而那些所谓“精通”软件使用的人则整天就是建模和计算。力学概念和创新从哪里来?这个我觉得短时间内学不来,也学不好,要能过实践的磨练和长期的有心积累。无论你认同与否,作者的观点无疑是这纷繁社会的一家之言,如果你欣赏作者的想法,就请给于支持和关注,如果对作者的说法持有保留意见,那么也请你给于关注,因为这与你并无损失。不多废话了,有兴趣的朋友关注以下链接,偶这里提供一下作者的自序和目录:自序与目录(本地) |  作者博客 孔夫子旧书网有全文在售

谷歌阅读器全文链接失效的解决

以前用谷歌阅读器订阅的许多国外博客,最近一直只能看到摘要,全文链接老是打不开,起初没在意这个事情,以为是那些国外网站被河蟹了呢,今天无事仔细查看了翻,非也,那些博客(如Through the Interface)直接可以访问,但在阅读器中就是无法打开。原来,被河蟹的不是那些国外网站,而是“http://feedproxy.google.com/”这个服务(好像是谷歌的一个feed烧录服务),只要用这个服务烧录过的feed全文链接就会带上这个域名前缀,这个服务被河蟹了,自然也就打不开了。找了下谷歌阅读器的设置也没有与此相关设置,没办法时突然想起yahoo pipes了,捣鼓了一阵子解决了这个问题。以下提供两个用Yahoo Pipes处理过的feed,直接用谷歌阅读器订阅这个链接即可:1. Through the Interface: 订阅 | Pipes 2. Autodesk Developer Blogs: 订阅 | Pipes第二个是在Kean以前的Pipe程序基础上改了下,是他给我了灵感,感谢^_^

建筑结构风工程理论讲座

  今天在单位有幸听到了建研院陈凯博士的风工程讲座,受益匪浅。陈博士把规范中风荷载相关的几个系数解读得很透彻,以前是看见书中的公式(就学过一本流体力学也是很多很多年之前的事了)就头疼,听了报告后觉得有信心了,有点再细心研读书本的冲动^_^好久没有听到如此好的讲座了,呵呵。  报告的讲稿很生动,也很有条理,特分享至Google Doc上,感兴趣的朋友共习之。报告讲稿:在线查看(Google Doc)

用浏览器玩雷神之锤:Quake Live

  这个是大学时候玩得比较多的一款经典游戏了,那时候是单机版(要安装到硬盘的那种),现在不同了Quake可以在线玩了,点击下面的网址用自己的邮箱注册一个号即可快速享受射击的乐趣了。令偶很是佩服的是现在的网页技术,只凭一个浏览器竟可以将Quake的流畅3D画面重现得如此完美,于是忍不住想要推荐一翻。  目前好像只支持IE 7.0以上版本和Firfox 2.0/3.0,暂不支持谷歌浏览器;偶试玩了几天,办公室的256M显卡的画面表现还是不错地,家里的本本(集成显卡)就差点了,不过也还过得去。...链接:官方主页 | 论坛(英)

用浏览器玩雷神之锤:Quake Live

令人期待的AutoCAD 2010

  新年过去了,按照Autodesk的贯例新版的AutoCAD 2010也将要发布了。来看看新版有哪些另人期待的功能吧,看了这些介绍,给偶印象最深的就是2010在三维建模方面的功能改进,借助这方面三维网格创建工具应该可以解决现在钢结构建筑中的一些特殊不规则曲面的创建,而不用向以前那样必须用3d max之类的软件来解决了;再加上AutoCAD开放的二次开发功能,相信2010完全能够解决一些复杂建筑的建模要求,就像AutoCAD 2010的宣传封面上的那个建筑一样。下面整理出一些介绍链接,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链接:新功能介绍(英) | 新功能介绍(才鸟译)|10个视频演示 | AutoCAD 2010预览手册其它:AEC行业2010解决方案发布文档

令人期待的AutoCAD 2010

应力感知螺栓--SmartBolt

  瘾科技中看到的一个新鲜玩意儿——应力感知螺栓(SmartBolt)。顾名思义,它可以根据螺栓的不同拧紧程序给出不同的提示(如图1),在螺帽顶端有一个感应装置,当螺栓松弛时,感应装置显红色,当拧紧时,感应装置会显暗红,当快到螺栓极限时,感应装置显黑色。有了这东西,工人施工时就不用借什么扭矩扳手,按规范算扭多少圈了,打眼一看一目了然,监理检查也方便。  原理似乎也没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应该是螺帽里装一个应变感应的东东(如图2),并能把这种应变变化转化成颜色显示(也许是化学反应?)。官方介绍说,这种螺栓有直观、价格低、可靠性高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直观上是没得说,价格嘛,网上报价一套平均$24,实在是不实惠啊,问了下同事,国内一套高强螺栓的也才5元左右,再另上人工安装成本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难怪老外都来中国采购钢材…图1: ...

应力感知螺栓--SmartBolt

用Zotero管理自己的文献资料

  Zotero是一个文献管理软件,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软件,因为他要寄存于浏览器Mozilla Firfeox中才可以运行。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更增加了它的方便和易用性,借助Firefox你可以随时对自己看到的网页(或者博客文章、pdf论文等)进行收藏管理。同时它还是很强的扩展性,装一个小插件,可以轻松在Word中实现论文参考文献快速整理,相较以前偶介绍的Word 2007中参考文献的管理模式更加易用。偶试用过一段时间,发现这才是偶想要的的东东,小巧且功能全面。主界面如下:链接:官网 | 演示 | Word插件 | Word引文样式...

用Zotero管理自己的文献资料

用VisualSVN实现多人协同版本控制环境的架设

  用TortoiseSVN在本机进行版本控制有一段时间了,深觉其功能的强大和文件管理理念的先进。近日,由于项目需要开始尝试在局域网内架设多人的协同版本控制环境,刚开始选用了局域网数据库共享的模式,连接速度还可以,不过要求放置数据库的机器对数据库文件夹进行共享,且由于局域网用户中的系统机器名很乱,不易进行人员名称和权限管理。后来在Subversion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一个能够快速架设基于Apache的服务器的软件——VisualSVN Server,很好地解决偶的问题。  这个软件安装包只有6M大小,包含了Subversin、Apache和一个管理平台(如下图),安装后进行管理平台即可控制版本控制服务的开启和关闭,最方便的是它可以自己控制用户及权限,支持加密的https协议。...  使用时,将自己版本库拷到VisualSVN Server指定的数据库根目录(默认是:D:\Repositories\)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置于数据库根目录的版本库文件夹不可以用中文,否则VisualSVN Server将无法识别。链接:VisualSVN Server官方 | 下载 |  使用帮助(En)...

用VisualSVN实现多人协同版本控制环境的架设